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电线短路为什么没有电(短路、断路、漏电,怎么才能分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3:47:05    

一、短路

简单来讲:火线跟零线相接就会产生短路。

电路的基本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性)之间发生非正常连接。(即短路)时而流过非常大的电流。其电流远远大于额定电流,并取决于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

短路就是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低阻性短接,相当于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通常这是一种严重而应该尽可能避免电路的故障,会导致电路因电流过大而烧毁并发生火灾)。

短路的结果:

特别容易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的发生。

短路的原因:

元件损坏:

短路往往是由于绝缘损坏或接线不慎所引起的。如:设备绝缘材料老化,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不良等造成的设备缺陷发展成为短路.

气象条件影响:

雷击过后造成的闪烁放电,由于风灾引起架空线断线和导线覆冰引起电线杆倒塌等。

人为破坏:

工作人员带负荷拉闸,检修线路或设备时未排除接地线合闸供电,运行人员的误操作。

二、断路

断路又叫开路,指电路处于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相关控制和保护电器没有连接好,整个电路没有形成闭合回路的状态。

电路出现断路故障时的典型特点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但我们不能以电路中有没有电流来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用万用表相适应的电压档去测量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利用读数来判断电路是否断路。在某些交流电路中,我们也可以借助测电笔来测量设备的某一部分是否带电,从而判断断路故障发生的部位。

也可以在断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疑似故障部位,根据测量得出的电阻值来判断是否断路!

三、漏电

漏电是由于设备或者线路的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电流泄漏,是电气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

电路或者设备发生漏电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两点:

(1)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因绝缘老化、高温、受潮、进水或者因为机械外力导致绝缘损坏,造成相与地之间的绝缘下降到危险值;

(2)操作电气设备时,由于弧光放电造成一相接地从而发生漏电;

判断线路或者设备漏电的方法通常有以下2种:

(1)用测电笔靠近设备或者线路疑似故障部位,若氖灯发光(数字式测电笔的显示屏会有读数显示),则该部位可能存在漏电故障,但有时感应电压也可导致氖灯发光(数字式测电笔的显示屏会有读数显示),故这种判断方法不精准。

(2)在停电的状态下用万用表或者兆欧表测量线路或者设备对地绝缘电阻值(专业检测绝缘阻值用兆欧表,万用表精准度不如兆欧表),根据测量得到的电阻值读数来判断设备或线路是否漏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