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南明河在哪里(南明河,还是不是母亲河?)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8 11:26:57    

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王阳明诗中的美景,正是今天的南明河畔翠微园500多年前的风貌与情韵。

南明河为乌江支流清水江的左源,自西南至东北,纵贯市之西部、中部、东北部。全长185km(自河源至独水河口),落差462米,平均降比千分之三。南明河上游花溪河一带有天河潭、镇山村、黄金大道、花溪公园、孔学堂等旅游景区;下游乌当区东风镇有来仙阁,因为从明代成立贵州布政使司起,至今近600年,贵阳以南明河为依托逐渐形成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且南明河是贵阳市工业、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建有花溪、松柏山、阿哈、小关、小冲、花马冲、月亮石等中小型水库多座,建成34座再生水厂,其中有16座都是下沉式水厂。南明河不仅是贵阳人的母亲河,也是长江与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受历史发展原因,1981年南明河两岸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近7800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近4843万吨,使得城区河段水质劣化为劣V类。河水臭气熏天,污泥大量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历经多年污染,南明河变成了一条污水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治理南明河,贵阳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其进行过多次清淤和疏浚。1985年11月,省、市领导组成贵阳市义务清河指挥部,开展对南明河清淤。2000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举全市之力,用3年时间让母亲河——南明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至2004年6月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部完成。

为了让南明河彻底恢复生机,2012年以来,贵阳市引入系统治理思路,按照“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原则,分阶段对南明河进行综合治理,推动南明河治理从“治标”向“治本”转变。2017年以来,针对南明河溢流污染问题,贵阳市投入75.91亿元,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河道自净能力做“加法”、完善排水系统清污分流、治理跑冒滴漏做“减法”,实施科学精准治污的攻坚行动。


2018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南明河19条大沟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明确,2018年完成15条大沟沟口改造,2020年完成分散建设5座污水处理厂,2030年结合棚户区改造,对大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从公开数据显示,南明河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溢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流域水质明显提升。

但近期一则消息冲顶热搜,即南明河突现大量死鱼,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答复记者的说法为,“经过他们的排查,南明河水质没有任何问题,产生鱼类死亡这一情况的发生,与近期贵阳的天气有关,因为近期放生,加上放生的鱼类不适应我们的南明河水的环境,加上前天大暴雨,遭遇了冲刷,水质环境受到影响,才导致在下游产生了这样的情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水环境直接关系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关系到贵阳贵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南明河是我们贵阳市民的母亲河,保护她,迫切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主导以外,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行动起来。

一、争当保护南明河的践行者。爱护南明河生态环境,不乱砍树木、不乱排污水、不乱丢垃圾、不乱抛死畜禽、不乱搭乱建、乱垦乱种、乱设围网等;爱护南明河河道管理设施,遵守游玩的公共秩序。

二、争当保护南明河的捍卫者。主动参与监督,勇于制止破坏、污染南明河的不文明行为,大胆举报侵害南明河的违法行为,承担起保护南明河的光荣使命。

三、争当保护南明河的建设者。对南明河治污截污、防洪减灾、生态景观、亲水乐水等设施的完善积极提出建议意见,支持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南明河治理水平。

四、争当保护南明河的宣传者。要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支持和参与保护南明河的宣传教育,全方位传播建设保护南明河的正能量,使保护南明河、爱护南明河成为我们每位贵阳市民的遵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