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最孤寂的一首词《醉花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08:12:23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她才思敏捷,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善于写词。因此被尊为“千古第一女词人”和“词中皇后”。

今天聊的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写给思念之人的作品。那个人究竟是谁呢?

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共同爱好,相互陪伴,非常恩爱。

可是,不久之后,赵明诚便“背负行囊,远游天涯”,李清照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恰逢重阳佳节,庭院里菊花飘香,让她更加思念丈夫。

人们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李清照更加思念她的夫君,写下了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首词: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确实令人惊艳,其含蓄唯美、言之有尽而意却无穷,历来广为流传。

它的大意是: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袅袅升起烟雾。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还要更加消瘦。

李清照在这首词中,上阕写节令,咏别愁;下阕写赏菊,咏相思,将少妇的孤独寂寞和离愁别绪描绘得入木三分。

据说当时赵明诚收到信后,反复阅读,赞叹不已,同时深感感动。为了回应妻子的相思之情,同时也想和妻子比试一下,他决定自己也写一首词。然而,他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写了五十多首,仍不确定哪一首最好。

于是他将李清照的那首词夹在自己的其他词中,拿去请好友陆德夫帮忙品评。陆德夫认真地阅读了这些词,最终对赵明诚说:“其中有一首最好,其中又有三句为绝佳。”

赵明诚急忙问道:“哪三句?”陆德夫回答说:“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听后沉思了一会儿,对朋友说:“这三句佳句正是我夫人所写,唉,我苦思三日写那么多,却不及她一篇啊。”

这件轶事被记载在《琅嬛记》中,一时传为佳话。由此可见,天赋这个东西,对某些行业来说确实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再怎么苦思冥想,不眠不休,也难以与那些天生聪颖的人相比。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人说某某人真是祖师爷赏饭吃,这并非毫无道理。对于写诗、绘画、音乐等许多行业而言,努力固然重要,但天赋也必不可少。

接下来,我们来品味李清照的这些优美的句子。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被薄雾和浓云所笼罩,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容易让人感到压抑。无法外出,只好待在屋里,时间也仿佛变得缓慢起来。

很多时候,时间仿佛随着欢乐和愁苦两种不同的情绪而不同,这一点很多人都有所感受。在欢乐中,时间仿佛流逝得更快,而在愁苦中,则让人感到时间的步伐是那样缓慢,让人难以承受。

接下来的“瑞脑消金兽”描述了室内的情景,从经常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度日如年。

白天艰难地过去了,夜晚则更加难熬。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又是重阳佳节,天气变得骤凉,半夜里凉意透过纱帐笼罩着玉枕,与夫妇团聚时的温馨形成鲜明对比,实在无法相提并论。

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一般亲友会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

李清照在这里写出了当此佳节良辰,却形单影只,对比下来具有很浓的感情色彩。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活动,可是,一个人都不想看了,就算勉强去赏赏菊也不能宽解愁怀。

重阳节的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还染得满身花香。

然而一转身,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自己思念的人。

“有暗香盈袖”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这里则用“暗香”来指代菊花。

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与梅花风姿相似,寓意着李清照高雅的情趣。同时,这也流露出她对丈夫的思念无法排遣的遗憾,表现在“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句子中。

晚上来了,风越来越冷,西风掀起窗帘,让人感到丝丝凉意。这时,想起刚才欣赏的菊花,菊瓣纤长,枝瘦细,却能在风雨中独挡一面。人看到花,悲秋伤别,顿时生出“人比黄花瘦”的感慨。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之一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窗外的菊花,李清照以她细腻的女性视角和哀怨的心情来看待这一切,使它们充满感情色彩。另一个特点是含蓄,虽然没有明写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但读者会感受到词中每个字都浸透了这种情绪。

读完整首词后,一个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才女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字句之美,让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