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资治通鉴》,千年历史沉淀,你以为它只是陈旧的史书?错!它是打开智慧宝库的神秘钥匙。为何古往今来无数人对其痴迷?究竟藏着怎样颠覆认知的奥秘?今天,带你走进《资治通鉴》的五十句经典话语,一同揭开那充满悬念的智慧面纱。

一、才德之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所谓才学是道德的资本,德行是才学的主帅,强调道德素质高于才学,有才无德危害大,培养人才应先重品德再重知识技能。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使人喜爱,对喜爱者易宠信,对尊敬者易疏远,故察人常被才干蒙蔽而忘察品德。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德行胜过才能为君子,才能胜过德行是小人。
二、做事之法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做事重点放难点,解决难点则易事自解;做人取长补短,补短板则长板更强。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有必在慢之。” 成功源于严肃对待事情,失败多因轻视懈怠。
三、兼听明辨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多听意见能明辨是非,偏听一方则愚昧不明。
四、国家安危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 国家大而好战易亡,天下平而忘战危险。
五、思贤之理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家贫盼贤妻持家,国乱望良相治国。
六、表里如一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古人忌讳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七、人心难测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发怒是常情,常笑之人难测。
八、用人之道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贤明君主用人,让有才者尽力,无能者不占其位。
九、除旧迎新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残稻不除会荒良田。
十、共担患难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因己使人陷危,君子应共患难,不能独生。
十一、学习之益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学他人长处,长处自然归己。
十二、心正行直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木心不直纹理歪,造弓虽劲箭不直。
十三、君主之弊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 争强好胜、耻闻己过、卖弄口才、炫耀聪明、严厉苛刻、顽固自负,此为君主六弊。
十四、论人之道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论人先赞长处,短处自显。
十五、君民关系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船顺水流浮,逆则沉;君得民意固,失则危。
十六、领导之要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 领导应举纲执要,不必事事俱到。
十七、道德追求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讲道德者不同流合污,成大功者不与众人谋划。
十八、为政之法
“法忌烦苛,治贵清约。” 法律忌繁琐苛刻,为政贵在清平简约。
十九、气节坚守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仁者不因盛衰改气节,义者不因存亡变心志。
二十、敬事成败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有必在慢之。” 敬事则成,慢事则败。
二十一、形势之情
“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 形看整体得失,势看应变进退,情看心志虚实。
二十二、聪明之戒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 聪明者防过于明察,寡闻者防闭塞无知。
二十三、取财之道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得不义之财,不取。
二十四、去留之德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去留合道,为君子。
二十五、诚信之要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事前不诚事后表白,必遭人疑。
二十六、赏罚之度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升用以奖功,黜退以罚过,交替使用。
二十七、无怨之难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一辈子无怨言,圣人也难做到。
二十八、观人之道
“欲知其人,观其朋友。” 观其友知其人。
二十九、信为国宝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信誉是君主法宝,国家靠民保卫,民靠信保护。
三十、持法之公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法律是天下准绳,善执法者亲疏一致,无人敢犯。
三十一、君子之正
“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君子正位行道,得志与民同行,不得志独善其身,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三十二、仁者不为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仁者不做坏事得天下。
三十三、改过之难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知过易,改过难;言善易,行善难。
三十四、闻过之益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听过错过减福至,听赞誉誉损祸来。
三十五、见几而作
“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抓住时机,立即行动。
三十六、勇略之危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勇略震主危险,功高盖主无赏。
三十七、吏洁俗移
“吏洁于上,俗移于下。” 官吏廉洁,风俗改变。
三十八、以贵凌人
“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 以权势压人,遭人唾弃。
三十九、成大事者
“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做大事者不与众人商量。
四十、治世之德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治理国家靠大德政,非小恩小惠。
四十一、天孽可违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天祸可避,自祸难逃。
四十二、满损谦益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招损,谦虚受益。
四十三、多行不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多必自亡。
四十四、人谁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皆有错,改过最好。
《资治通鉴》的这五十句话,宛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之路。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面对诸多困惑与挑战,只要我们紧握这些智慧之言,就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做出明智抉择。让我们以史为鉴,汲取古人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