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保山市地图及分界线(保山市施甸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8:39:44    

施甸县总括: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总面积200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8.16万人。

施甸县在云南省和保山市的位置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不韦县;南朝齐时,改名不建县;元至元十年(1274年)设石甸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五月更名施甸长官司,隶永昌府,“施甸”一名始于此;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施甸平彝州;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厅,隶永昌府;1912年设施甸分治县佐公署;1962年12月1日,建立施甸县,隶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同年12月改属保山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12月30日,改属保山市。


施甸县卫星地图掠影:

施甸县


施甸县特产和风味:

施甸三味,是一种风味小吃。施甸人擅长腌渍之技,其特产雕梅、骨蚱蚱、水豆豉三味,为一果、一荤、一素,风味独特。

施甸三味


太平元红,施甸特产,乃选用施甸太平戈家山大型优质山楂果,削皮去籽,采用特殊工艺除涩,用优质冬蜂蜜装罐密封,浸渍数日后制成,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太平元红初为药用,因食之可口,逐步演变为两全其美的上等食品,其滋味特别,酸甜适度,蜜香诱人,有健胃消食、润肠益肺、提神醒脑、防暑降温之功效。

太平元红


施甸县历史遗存:

*施甸长官司署旧址,位于施甸县境内,始建于元代,现建筑为清代重修。分上下两院,上院原为生活区,后改为佛寺,有山门、过厅和大雄宝殿等建筑;下院原为行政机关,有过厅、厢楼和正堂等建筑。施甸长官司是当时永昌府辖下重要的土司政权之一。

施甸长官司署旧址


*抗日江防遗迹群,滇西抗战胜利后,在施甸境内怒江东岸沿江渡口、要道及险要位置,留下了碉堡、掩体、阵地、战壕等大量遗迹,主要有大山头炮兵阵地、孩婆山战场遗迹等17个单位,具体分布在太平、何元、姚关、酒房4个乡镇,各单体文物和环境保存好,是滇西抗战主要军事防御设施。

*惠通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龙陵县腊勐镇腊勐社区,吊桥全长205米,跨径190米,由17根巨型德国钢缆飞架而成,最大负重7吨。始建于明朝末年,初为铁链索桥,是滇缅公路的咽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缅甸华侨梁金山捐资,将旧桥改建为新式柔型钢索大吊桥。至1977年新建钢骨水泥大桥落成通车,吊桥开始废弃不用。1942年5月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军发生激战,守桥部队炸毁大桥,阻止了日军穿桥东进的计划;1944年6月,中国军队于各渡口强渡怒江,对侵占松山、平戛、龙陵县城和腾冲的日寇发起全面反攻,于此抢建临时人行便桥,并修复惠通桥。

惠通桥峡谷两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