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牵五挂四什么意思(《红楼梦》中的三次失火,都代表着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8 08:39:47    


(一)葫芦庙失火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甄士隐夫妇在元宵节丢失爱女英莲之后,相继思女成疾,不想在三月十五,又经历了葫芦庙的大火。“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地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大火之后,虽没有伤及性命,但所剩无几。夫妇俩只好到田庄上去安身,不料水旱不收、盗贼四起,二人又将田产折变,投往岳丈家。

失火这一情节应了癞头和尚遇到甄士隐时的谶诗,“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红楼梦》中的谶语运用是非常丰富的,有诗谶、物谶、戏谶等等。这种谶语的使用是古代隐语的一种特殊表达,“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由语言表达的多义性,透过联想、隐喻等手法作为指引,所形成的表情达意的一种间接方式,即“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

具体到这一回而言,这种隐谶作用应验得很快,“觉察点和小说开端距离甚短,读者在小说一开头就能察觉小说已发出命运的讯号”。这一场火灾也为封氏的亡故和甄士隐的出家埋下了伏笔,在这一连串的打击后,这一家的命运必然走向悲剧。

(二)马棚走水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正当她在给众人讲一些乡村趣闻之时,突然丫鬟来报,着火了。“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个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救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贾母足的看着火光息了方领众人进来。”

马棚失火了,丫鬟说的是“走了水”,而不是“失火”或者“着火”。出于我们民族传统的语言禁忌或者是一种特殊的避讳造就了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达。事后贾母给宝玉说:“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说别的吧。”她就觉得火灾与方才说到柴火有密切联系,这种说法不吉利。

索绪尔就对语言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密切关系有所涉及:“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此后,沙丕尔也有相关的论述,“言语这人类活动,从一个社会集体到另一个社会集体,它的差别是无限度可说的,因为它纯然是一个集体的历史遗产,是长期相沿的社会习惯的产物”。

于是,在我们的言语当中,对一些过于俚俗,表示死亡、灾难的话以及其它不便直说的话,通常就会运用一些较为隐晦、委婉但又不影响他人理解的话语来取代,经过长期的时间沉淀就形成成了相对稳定的“禁忌语”了。

在这一事件中贾母的反应也是值得我们留意的。“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可见她对火神是非常敬畏的,生怕没有处置到位。作为贾府的大家长,贾母有着较强的防范意识,这样在说话间丫头婆子们才能做到迅速扑灭火情,上行下效这次火灾才能处置迅速。

(三)防火减灾

《红楼梦》中有许多婚丧嫁娶的片段,也有诸如中秋、元宵这样的节令描写。其中经常涉及到炮仗、香烛、纸钱、灯笼等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对于防范火灾贾府上上下下都小心谨慎。上文简单提及了贾母的防火意识,细读文本还有多处关于贾府的主仆们防火的描写。

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管宁国府,她在安排人事时就特别注重防火:“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生怕火烛造成火灾,这里是全天都要有人监管的。第五十四回,元宵节众人看戏玩乐,她也是关注着火灾隐患的:“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

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这时候负责的是袭人,众人看戏赏月之时,她一人要关注火情。比起凤姐,贾母更是时刻留心火患。第五十三回贾府祭祖,她在闲话吃茶后也不忘叮嘱:“好生派妥当人夜里坐着看香火,不是大意得的。”同样是第五十四回贾母担心宝玉随便外出,说到:“你往那里去!外头爆竹利害,仔细天上吊下火纸来烧了。”

估计是因为那次走水的经历,防火俨然成为了贾母心中的一件大事。贾府对于火灾的防范可谓是深入人心,连麝月这样的小丫鬟也是时刻不忘。第二十回,其他的小丫鬟都去玩耍打牌去了,只有麝月一个人在外屋的灯下抹骨牌。宝玉不解忙问缘由,麝月道:“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

在这样自上而下严密完善的防控体系下,贾府的主仆们日常巡夜,或是节庆假日、婚丧嫁娶都把用火安全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这既是古代木制园林建筑材料的客观要求,也是贾府上下防火警惕性高的表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警觉与应急机制,那一次的火灾才能快速应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