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大庙 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根据现存资料记载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
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每年八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盛大规模的庙会,不少东南亚的佛国华侨,日本佛教界人士,以及回乡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长途跋涉来此朝拜,因此这里常年香火不息。
南岳大庙始建于何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人们也无从稽考。我们认为,它大概是由原始的山岳崇拜的祭坛逐渐转变而为现在意义上的祠庙。在这里至少有两点应引起我们注意:一是舜五年-巡守的顺序,依次是先东岳、再南岳,然后西岳与北岳。这也就是说在四岳之中,南岳的地位仅次于东岳泰山,而高于其他两岳;二是舜在祭祀四岳时,具有一定的祭礼仪式一柴、望。所谓“柴”,指的是幡柴祭天,“望”,是指望祀而祭山川。
这是对四岳祟拜这一原始宗教的仪式的总结。有了拜祭南岳的仪式,那必定有着祭祀的场所,如祭坛、祭台等。但是,从这种进行原始崇拜“柴”、“望”的祭坛或祭台到今天的南岳大庙,其间是经过了长期的变迁才形成的。一般说来,从祭台或祭坛到享的形成,屮间还经历了一个“明堂”阶段。但是,南岳究竟有无“明堂”,或者明堂修于何时何地,对我们来说仍然只是一个谜,无法得知。
唐代道士李冲昭于唐昭宗天福二年(902年)著《南岳小录》…书,说“南岳有司天王庙。原在祝融峰顶,隋代移于山下。”乾隆二于八年之《衡州府志》说:“孝武皇帝修封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宮,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但是,在南岳的集灵宫、存仙殿、望仙门等均已无从可考。唐代李吉甫在其《元和郡县图志》里记述衡岳庙时论岳庙说:“四面皆绝,人兽莫主,周回天险,无得履者。汉武帝移于江北置庙,隋文帝复移于所。①与李冲昭的记载相符。因此,南岳庙始建于隋代是较为可信的。
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包括正殿、寝宫、御书楼、盘龙亭等建筑。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南岳大庙四群院落和九个建筑体组成,保持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
历史上南岳大庙曾多次毁于大火,又经多次重建和修缮扩建。可以说,南岳大庙的庙史既是一部祭祀的历史,也是一部与天灾人祸搏斗的历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频频闪烁中华民族精神的亮点。除了那些民间能工巧匠,历史上对南岳大庙的建设、修复、管理有贡献的人士中,有官吏、乡绅、商贾、军人甚至信男善女,既有普通老百姓,也有像李鸿章、曾国藩、薛岳、陶铸、陈毅那样的大人物,他们以信仰和智慧、财力与物力,维护着这座古庙宇雄浑大度的气势和袅袅升腾的香火。
在所有的虔诚维护者之中,有一个人值得一提,他就是湖南平江县人李元度。李元度,号次青,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官至云南布政使。1879年,湖南巡抚王文韵聘请李元度到南岳主持重修南岳大庙,历时三年,将被大火烧毁的大庙正殿重修一新,又增建和重修了行祠、御碑亭、御书楼、注生殿、辖神祠,使南岳大庙颇俱规模,沿袭至今。李元度乘修庙的机会,遍涉南岳山水,独立编纂了26卷、40余万字的《南岳志》,其中便有“修监岳祠”的记载,为人们完整认识南岳大庙提供了一把“文化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