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它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总计40篇。
这是一本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篇篇都是好故事。
《山地回忆》《荷花淀》《采蒲台的苇》等文章被选入初高中的语文教材,受到师生的普遍喜爱。
一篇篇充溢着时代硝烟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白洋淀人民在巨大的民族劫难面前,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面对日寇疯狂地烧杀抢掠,冀中军民众志成城,巧妙机智地打击敌人,保存发展自己的故事,每一个都感人至深。
一次惨烈的战斗
在《采蒲台的苇》一文中,作者写道:“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
“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简练优美的文字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苇草如汪洋大海一般的白洋淀。
作者动情地写道:“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
“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他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文中记述了一次战斗,12个女人不约而同巧妙地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保护了八路军。
作者发自心底地说:“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是啊,我们的人民对敌人有多么仇恨,对我们的军队就有多深的热爱。
为了这爱,他们的智慧也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高高举起他们心中对自己军队的满腔爱恋。
敌人砍断了打苇回来的一个中年男子的半边脖子,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仍然说“没有(八路军)”
妇女们也一起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面对这样坚强的人民,敌人的惨败是注定的。在芦苇荡里,在荷叶下面,在山崖间,处处都是军民打击敌人的战场。
想到抗日战争,想到冀中人民在残酷岁月里的艰难生活,你可能会感到,这一定是处处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凄惨图景。
其实不是这样的!烽火硝烟也销蚀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被战火淬炼的心胸更纯洁更炽烈更温厚。
作者用纯净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普通人的生活和向往,文中描写了许多淳朴热情,英勇机智的女子。
妞儿
《山地回忆》中的妞儿,泼辣直爽,快人快语。
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子到河水里洗,这是他们早饭的食粮。
“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苋。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人民饥寒交迫,缺衣少食,这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但当妞儿看到了战士冻得发黑的光脚,就马上拿出了仅有的给父亲做袜子的一块白布。
剪裁好,用细细的麻线纳底子,用了整整五天时间给战士做了一双新袜子。
她说:“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
这双袜子,作为普通战士的孙犁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
1945年,战胜了日本强盗后,因为他跳到黄河里洗澡,衣物袜子被冲走了。
作者动情地说:“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吴召儿
《吴召儿》一文中,吴召儿在八路军组织的民校识字班里,学唱歌,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
“她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
她给我们当打游击的向导,爬阜平最高最险的神仙山。
“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作者的文笔轻灵美妙,女子的纯洁可爱,鲜艳明朗,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让人印象深刻。
她热情地给饥饿的战士们熬倭瓜吃,削爬山的拐杖,暴雨倾泻而下时,她和战士们一起钻在山顶大平石的下边。
敌人包围上来时,她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
“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叫战士们转移,她去截住敌人,她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
“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来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作者用多么生动灵性的笔墨来描述吴召儿啊!她就像一个轻灵敏捷,鲜衣飘拂的仙子。
这个勇敢机智,在山峰上蹦跳迅疾,如履平地的女英雄多么让人难忘!
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战斗中人的诗情之美,表达了对冀中女儿的赞美。
打靶第三名的女子
“她身上只留下一件皱褶的花条布的小衫。对于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我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的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
“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幼年自己病倒了,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
这个给已患疟疾二个月的战士顾林和作者,带来无比温暖的姑娘却没有留下名字。
那是一个浓云低垂,冷风飒飒,就要飘雪的傍晚,山坡上人家白墙壁的小窗里透出了灯光。
这给刚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乱石中行走的战士带来了希望。
“我”搀扶着病弱的战友敲开了柴门,开门的姑娘却踌躇了,今天家里只她一个人。
当自卫队员的哥哥还没回来,妈妈到外婆家去了。
但当看到病重的战士时,姑娘毫不迟疑地把他们让到家里。
“姑娘有16岁,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
“我想屋里要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禾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吧?”
顾林发烧打摆子,冷得牙齿发出得得”声,姑娘跳爬到炕上,扯过一条棉被给他盖上。
她说有一个治打摆子的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
“第二天用黄裱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
她强调说,她小时候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个方法治好的。说完,她笑了,怕“我”说是迷信。
姑娘吹着因潮湿而熄灭的木柴子。她把煮好的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
当她看见我把单薄的军服盖在破薄的棉被上时,她断然地解下了自己的棉袄,让我盖在呻吟的顾林身上。
姑娘和我搭话,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来一次检阅。
原来,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时,打靶,她是第三名!
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姑娘美丽而热切的心情,她担心病重的战士,她期盼他快快好起来。
她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她渴望拿起枪奔赴到战场上去消灭敌人。
就是这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冀中女儿,让作者和病弱的战士感受到了来自妈妈和姐姐一般的温暖。
在《白洋淀纪事》这本书里,作者刻画了许多像这样年青有为,爽朗真诚,纯洁勇敢的女性形象。
平时,她们安静地纺织缝纫,织席种地,战斗任务来时,她们拿枪上战场,和战士一样英勇杀敌。
她们就像生长在白洋淀里的荷叶荷花,纯净、朴素而美丽,为遍布硝烟中的大地抹上了一抹温馨的亮色。
喜欢阅读孙犁的文字,在淡淡的叙述中,呈现出来的是自然的宁静画面,是人的美好情怀。
读之,赏心悦目,如饮甘泉,如嚼橄榄。
《白洋淀纪事》就像一座宝库,淀中寻宝,沉浸于书中小天地,神游于天地大舞台,二个字——享受!